鍍鋅圓管勞動力需求曲線
當供求相等時,也就是鍍鋅圓管的勞動力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時,工資率W=W,,勞動量Q=Q。此時的工資率W,和勞動量Q是均衡工資率和均衡勞動量。再從另外一種情況看,當工資率W=W2時,供給量為Q,需求量為Q。需求大于供給,其差額為QQ。由于求大于供,在競爭的作用下,工資率W2上升。只要供求不等,供給就會增加,需求就會減少。當供求相等時,供求曲線相交于e點,就形成了均衡工資率W,和均衡勞動量Q,。勞動力供給等于勞動力需求,工資率W=W,,勞動量Q=Q,勞動力市場實現均衡。只有當工資率W=W時,以W作為供給價格的勞動力供給的決策主體才能夠實現就業;以W,作為需求價格的企業能夠雇傭到所需的勞動力。由于供給是均衡的,因為在資源限制的條件下,供給的決策主體獲得的效用最大。
由于需求是均衡的,它滿足了勞動的邊際產品價值等于T資(WMP=W),所以供求雙方都沒有改變這種狀態的動力和要求,也就形成了一種相對靜止、相對穩定的狀態。因此可以說,均衡的形成是由均衡工資率和均衡勞動量決定的。如果我們再從另一角度分析,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論。當工資率W1時,W1≠W,如圖中的a點,企業根據勞動力需求確定的原則(∑VMP=W),可以雇傭到Q的勞動量,鍍鋅圓管企業此時處于均衡。但是從勞動力供給這一方來看卻非如此。因為以W1作為供給價格的勞動力供給量為Q,減去已受雇傭到Qa的這部分勞動力,其余的部分QQ。存在著改變這種狀態(W=W1,Q=Q)的勞動力的要求,所以這種狀態是不穩定的供求的力量并不相等,形不成均勢。在這種條件下,必然存在著W向W運動,供求向Q運動,最終形成均衡。同樣,當工資率W=W2時,W2≠W,如圖中的C點,以W2作為供給價格的決策主體Q可以實現就業,并同時滿足了其效用最大化的要求。
此時Q這部分勞動力實現了自身的均衡。但是,從勞動力需求這一方來看,并非如此,其均衡的需求量為Q/,市場的條件使其不能實現Q的勞動力需求,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要求下,存在著改變這種狀態的動力和要求,C這種狀態(W=W2,Q=Q)仍然是不穩定的,存在著改變這種狀態的變化趨勢即工資率W向W、勞動量Q向Q的運動,最終形成均衡。同理,勞動力供給曲線S、鍍鋅圓管勞動力需求曲線D在除e點以外的任何其他點所形成的某種工資水平和就業水平都是非均衡的,存在著與前面分析例子中類似的調整,唯有在e點,=W,Q=Q,才是均衡的,才能夠實現沒有基本的變化趨勢的均衡狀態。3.勞動力供求的變動對工資形成的影響在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需求共同決定工資和勞動量的均衡水平。
上一篇:直縫鋼管質量檢驗常識有哪些?
下一篇:沒有了



劉總:15662050030
地址:泰安市岱岳區滿莊鎮泰山鋼材大市場中路118號